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1248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倒不是不能先抓人,再找罪名的“厂公”行为,只是对朝廷威信有损,而且他心底深处还隐隐有一个借晋商设局的计谋。

&esp;&esp;晋商既然与女真保持着联络,那么可否借其误导女真的决策?

&esp;&esp;把皇太极引来某地城池……红夷大炮架起,轰他娘的。

&esp;&esp;不然草原上,动辄一吨重的红夷大炮实在拉不动。

&esp;&esp;“那买米粮的银子,你要给晋商?”陈潇清眸闪了闪,问道。

&esp;&esp;“给一部分银子,余下的先赊欠着,也不能一点儿不给,否则他们心存疑惧,搜集米粮必定懈怠。”贾珩目光锐利,笃定说道。

&esp;&esp;明明可以直接抢的,他还要给钱。

&esp;&esp;事后查出晋商卖国一桉,谁能说他故意罗织罪名,吃相难看?

&esp;&esp;陈潇想了想,目光闪烁了下,沉吟说道:“那就是抄检、追缴的饷银。”

&esp;&esp;贾珩面色澹漠,低声道:“差不多有百万财货,可以先给晋商,本身就是安抚之意,白花花的银子给这些商贾……”

&esp;&esp;说着,摇了摇头。

&esp;&esp;陈潇秀眉之下,目光古怪地看向那少年,总觉得贾珩有未尽之言。

&esp;&esp;“还有姜瓖此人需要防范。”贾珩面色凝重几分,目光幽幽说着,沉吟说道:“让锦衣府向在宣府的王子腾送信,盯着姜瓖。”

&esp;&esp;王子腾现在就在宣府作为北平行营派遣的将领,共掌宣府兵权,其实是李瓒的制衡之策。

&esp;&esp;陈潇目光关切地看向那少年,问道:“你明天就走?”

&esp;&esp;贾珩道:“军情如火,兵贵神速,我留下戚建辉在此处等候汝南侯卫麒,领骑军前往大同。”

&esp;&esp;这次领京营步卒前来的是汝南侯卫麒和押着红夷大炮的蔡权,一位老牌武勋过来,本来也有监军的意思,这是他主动调拨而来的。

&esp;&esp;当然,其他如军机司员的石光珠、陈瑞文等开国勋贵以及自告奋勇的东平郡王之子穆胜,贾珩就没有同意前来北征。

&esp;&esp;陈潇清眸看向那少年,未涂胭脂的唇瓣轻轻抿了抿,柔声道:“那你一切小心,我这边儿料理完,就赶过去。”

&esp;&esp;贾珩看向舆图,低声道:“我刚刚仔细思量过,晋商应该不会在太原大举走私,我看你先随着我去大同,大同的孙绍祖应该搜集着他们走私的情报,他们在太原的手尾处理的十分干净。”

&esp;&esp;陈潇:“……”

&esp;&esp;就这么离不得她?走哪儿带哪儿?

&esp;&esp;嗯,应该不是。

&esp;&esp;贾珩解释道:“这里因离边境太远,边镇参与走私的军将应在宣府、平安州还有大同,这里只是晋商打探省府消息,交结官员的地方,应该查不出什么线索。”

&esp;&esp;事实上的确如此,太原为晋省藩臬诸衙汇集之地,耳目众多,根本不具备结党走私的条件。

&esp;&esp;总不能把一群尿不到壶里的文武官员都收买一遍,这根本不现实,否则早就有官员上疏检举。

&esp;&esp;而且王承胤还真看不上走私之利银,更多是收受晋商的贿赂,在官面上给予方便。

&esp;&esp;走私的重灾区应是大同、宣府、平安州等商道,如贾赦当初就借的平安州商道走私。

&esp;&esp;陈潇蹙紧的秀眉舒展开来,清眸恍然地看向那少年,说道:“这边儿怎么办?”

&esp;&esp;贾珩面色凝重,说道:“让锦衣府的缇骑和探事监视着晋商,我见过林姑父以后,咱们去大同。”

&esp;&esp;晋商与盐商不一样,盐商只为求财,而晋商卖国。

&esp;&esp;陈潇点了点头,也看向舆图,问道:“那草原那边儿怎么样?”

&esp;&esp;“从大同进兵草原,希望额哲还顶得住,如果他顶不住,不仅是大同,那么平安州也有危险,女真可以绕过大同袭击平安州,这里是太原镇的前哨,那时就需要分兵。”贾珩目光咄咄,似穿透战争迷雾,看到了未来的战事变化。

&esp;&esp;这是名将的战争嗅觉,或者说这里正是大汉的空虚之地,如果是他与皇太极异地而处,也会从这几个地方做文章。

&esp;&esp;平安州地势险要,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居三关之中。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戍,回环盘护,固西北一大扼塞。

&esp;&esp;正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言:“西距洪河,北临广漠,壮雁门之藩卫,为云中之唇齿,屹然北峙,全晋之巨防也。”

&esp;&esp;而且在平行时空的历史,皇太极以围朔州吸引宣大明军,采取“围城打援”之战术。

&esp;&esp;至于东线战场,有一位兵部尚书坐镇,不用太过担心。

&esp;&esp;贾珩见着陈潇也看着舆图思索,近前,拉过陈潇的纤纤素手,坐将下来,拿起快子递过去,说道:“吃饭了,别想了。”

&esp;&esp;等到傍晚时分,廊檐之下的锦衣府卫禀告,林如海进了太原城,此刻正在向总兵衙门而来。

&esp;&esp;贾珩放下手中的簿册,看向一个锦衣千户,道:“继续追缴,对军将家卷询问,将财产尽数抄检出来。”

&esp;&esp;说着,看向一旁的陈潇,说道:“走吧,咱们去见见。”

&esp;&esp;官署,厅堂之中

&esp;&esp;林如海已坐着等候一会儿,听着范仪叙说完贾珩来太原府的事情,点了点头说道:“我去临汾询问当地官府的粮价以及仓库储,亢家在临汾仓禀众多,以贩粮为业,据说每年待夏秋两季,从巴蜀以及山西收拢米粮,一石不过七钱银子。”

&esp;&esp;这时,贾珩从外间而来,说道:“姑父,你来了。”

&esp;&esp;林如海抬眸看向来人,面上见着惊喜之色,说道:“子玉。”

&esp;&esp;贾珩道:“姑父来的正好,我正说着米粮怎么转运着,姑父就来了,我刚刚从晋商那边儿买了三百万石粮食。”

&esp;&esp;林如海点了点头,讶异说道:“三百万石,这么多?对了,齐郡王已经押赴着一批粮草随着京营大军在后方,再过七八天应该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