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

第91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他也曾扪心自问,若有朝一日,他遇上妻子,母亲,姐妹难产,在贞洁和性命之间做选择时,他会如何选?答案是模糊的。

闻铮想,先是产妇的产房可以接受男大夫,之后呢?寻常病症也不必再遮遮掩掩,用帕子与身体隔上一层,叫男大夫诊脉,以至于常常无法精准把脉,只能叫大夫开一些平安方子胡乱吃着。

这对女人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事有两面,若是柳娘先扛不住低头,她就得承认公婆不顾她生死,只在乎她“贞洁”的做法是正确的,还得被婆家带回周家村,按照周家村的族规,将她沉塘处置,就连她拼死生下的孩子,日后也要遭人白眼。

从头到尾,她做错了什么?

柳娘若是认了错,便是将因此事而奋起反抗的那些妇人们重新关进家门,叫她们日后岁岁年年,不断重复她今日之遭遇。

她们是千千万万个柳娘在世间的化身。

“正是因为太知道这个道理了,衙门那帮子人才焦急上火呢!”

原本泉州市舶司和泉州知州衙门,是完全互不干扰的两套班底,谁都无法领导谁,大家平日里见了面和和气气的打个招呼也就过了。

可眼下因为市舶司内斗引起的案子,却把衙门架在火上烤,两家私底下抱怨颇多,只不敢放在明面上讲罢了。

偏舒朗这个事件中心的关键人物,此时完全置身事外,整日在家中垂钓,悠闲自在的叫人嫉妒。

闻铮双脚踩在鱼桶上,大喇喇一拍大腿道:

“你说这柳娘背后究竟是谁在指使?这一招也太阴损了,打蛇打七寸啊简直!”

谁都明白,单凭柳娘一个弱女子,是没法儿成功走进知州大堂的。

舒朗收杆儿的手一顿,眼神莫名危险的看了一眼闻铮,心说就这还想吃鱼?吃西北风去吧!

作者有话说:

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锁麟囊》

统御之道

“这就是你说的自下而上的变革?”

市舶使差房内, 光线明亮,空气中细小的尘埃在阳光映照下无所遁形,上下缓缓起伏, 上手的五殿下是一贯的面无表情,问舒朗。

舒朗被喊来这边问话也不慌,慢吞吞落座后, 缓缓摇头:

“殿下,您知道的, 自古以来,变革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结果或许得等几年后, 十几年后才能看到, 亦或者,只能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替我们去看一看, 此时下定论, 为时过早。”

五殿下似乎很轻易就被舒朗说服了, 没再揪着这件事追问,认真批改完手上折子, 这才抬头看舒朗。

她眼神莫名, 带着几分说不清的打量, 忽而扔下一道惊雷:

“你也晓得十三皇妹之事了吧?”

舒朗心头一惊, 瞳孔微缩,有一瞬间觉得五殿下是在诈他,面上不漏声色,还是那副吊儿郎当样儿, 一副“你在说什么鬼东西”的诡异表情。

五殿下却没再继续, 只道:

“本宫与你大哥之间, 关系远比你想的要深,你没必要在这些事上防备本宫。

再者,本宫很早就知道十三是女子之事,只不过一直没看懂太子殿下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当时只觉得太子殿下能将十三妹当成皇子教养,皇子该懂的一切,太子都事无巨细叫人教导她。

十三可以,本宫为何不行呢?

也是因着这样,本宫才能一步步从后宫走出来,走到苗疆十万大山里去,走出百宝阁,如今又走到这泉州城。”

这倒是有可能的,五殿下也不是生来就有一副皇子心肠,野心勃勃,恋慕权势的。在整体大环境之下,女子势弱,肯定要有人引导,才能一步步激发她内心真正的想法。

“想必你也收到京中的消息了吧?近日太子殿下已经叫十三在六部轮值,正式参与政事了。虽然本宫不明白为何太子殿下选中的是十三,但没关系,有十三在前朝顶着,日后我们姐妹二人守望相助,总比本宫单打独斗来的强,你说是不是?”

得了,舒朗这下可以确定,五殿下是真没诈他,人一早就知道十三是女子,还乐见其成呢。

“您与下官说这些做什么?”

这和他一个整日连衙门都不来的混日子官员有何关系。

五殿下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只淡淡说:

“太子殿下的才能,我向来敬服,只要太子殿下在一日,父皇的一众子女中,谁都翻不了天。若将来……”

若将来,太子殿下执意让十三以公主的身份,与皇子等同,参与政事,于她而言再好不过。可若哪一日太子遭遇不测,父皇的那些个子女,连同十三在内,五殿下是一个都瞧不上的。

她也会放手一搏。

舒朗明白她的未尽之意,可还是觉得这事儿跟他没甚么关系,即便真发展到皇子公主大乱炖的时候,他手里一无权二无职,能干啥?

总不能惦记他家的私库吧?这他可不能答应!

不过十三入朝之事,看来已经是各方默认的了。舒朗心里小小的嘀咕一句,就说那家伙长得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全都是装的吧!

没有一肚子心眼儿,怎么能和那帮老狐狸打交道?

被舒朗远在千里之外惦记了一下的十三,走路上莫名其妙打了个喷嚏,暗自嘀咕:

“这般暖和的天气,不会着凉了吧?”

不仅没着凉,还很上火,泉州那边有人暗中往京城来信,诉舒朗私德败坏,目无法纪,领着俸禄不干事,渎职,还有人直接上折子弹劾舒朗。

就那么点事儿,一来二去便传的满朝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