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2396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贾珩说话之间,并没有就此出得诏狱,而是大步出了李瓒所在的牢房,转而看向一旁随行侍奉的锦衣府卫,问道:“许庐,现在人在何处?”

&esp;&esp;“王爷,这边儿请。”那锦衣百户面色恭谨,轻轻应了一声。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然后,向着许庐被关押的囚牢而去。

&esp;&esp;此刻,就在囚牢之中,光线细微,稍暗几许,可见那身穿囚服,宛如一株苍松的老者。

&esp;&esp;许庐正自盘膝坐在一团凌乱无比的干草上,闭目养神,对于旁边的饭菜根本动也没动。

&esp;&esp;“王爷,这位许大人已经绝食两天了。”那锦衣百户也不多说其他,开口说道。

&esp;&esp;贾珩忽明忽暗的光线在那冷峻面容上一一闪去,沉声道:“本王进去看看。”

&esp;&esp;许庐向来风骨俨然,刚直不阿。

&esp;&esp;许庐听到外间的动静,循声望去,看向那蟒服青年,问道:“卫王,你来了。”

&esp;&esp;贾珩面色端肃,目光咄咄而闪,说道:“许德清,真是许久不见了。”

&esp;&esp;记得,当初初见之时,他还是受贾珍陷害的贾家庶子,因为许庐正直,求告至门下,一晃都快十年过去了。

&esp;&esp;许庐剑眉之下,眸光瞥了一眼那蟒服青年,冷声道:“卫王这是来看阶下之囚的?”

&esp;&esp;贾珩面容淡漠,轻声说道:“只是来送老朋友一程。”

&esp;&esp;说着,眸光闪烁了下,凝眸看向一旁的锦衣千户,道:“去准备酒菜来,我送许总宪一程。”

&esp;&esp;那锦衣府卫轻轻应了一声。

&esp;&esp;贾珩说话之间,行至近前,灯火摇曳着贾珩那张俊朗、英武的面容,可见幽沉莫名,叙说道:“崇平十四年,秋,我因与拙荆秦氏婚约一事,遭贾珍迫害,当时,我苦求无门,遂前往求告时任京兆府尹的许大人,承蒙许大人伸出援手。”

&esp;&esp;许庐此刻听着贾珩娓娓道来的叙述,心神微动,眸光深深,沉声道:“卫王,如果当初知道会有一日,汉室社稷为权臣所篡,那日,许某就不会助你。”

&esp;&esp;贾珩冷声道:“向使无我,关外女真早已挥师入关,铁蹄肆虐中原,焉有今日汉室社稷之安若磐石?”

&esp;&esp;不等许庐出言,贾珩沉声道:“况且,以本王之智计,纵然没有许总宪,我同样也有自保之道。”

&esp;&esp;许庐眉头挑了挑,眸中现出愤恨之色,沉声说道:“你实乃乱臣贼子,天理昭昭,自有仁人志士,前仆后继,靖诛国贼!”

&esp;&esp;贾珩冷笑一声,嘲讽道:“许德清,煽动京营兵将,行废立之事,难道就不是乱臣贼子吗?”

&esp;&esp;许庐剑眉挑了挑,目次欲裂,道:“我等是为了大汉社稷。”

&esp;&esp;贾珩默然片刻,忽而顿了顿,说道:“我是为了……天下苍生。”

&esp;&esp;许庐闻听此言,忽而心头莫名一震。

&esp;&esp;天下苍生,这个四个字何其之重。

&esp;&esp;相比之下,大汉社稷,一家一姓之荣辱,微不足道,轻若草芥。

&esp;&esp;贾珩目光现出幽远之态,说道:“自崇平十四年,女真肆虐于辽东,汉室无力抵御,相继失朝鲜、日本等藩属之国,如今西洋诸国,精研火器,商贸繁荣,把持商道,如今我大汉仍在内斗不断,等数百年后,如何与番夷争锋于海上?彼时,剃发易服,崇洋媚外,我华夏之脊梁何在?”

&esp;&esp;想起后世在列强尖船利炮下,哀嚎呻吟的“我大清”,他这个老祖宗,如果不能争夺一线机缘,岂不是白穿越了一回?

&esp;&esp;许庐闻言,眸光深深,看向那蟒服青年,幽幽说道:“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绝非苍生之福。”

&esp;&esp;贾珩道:“昔日,如无三皇五帝征讨四夷,宣威四方,秦皇汉武,牧民九州,岂有今日之华夏泱泱?罪在当代,利在千秋,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esp;&esp;许庐闻言,一时之间,沉默不语。

&esp;&esp;第1647章 贾珩:来人,掌嘴!

&esp;&esp;锦衣府,诏狱

&esp;&esp;此刻正值午后时分,秋风萧瑟,监狱之外,可听到风雨之声,繁密不停,啪啪、啪嗒地打在芭蕉叶上。

&esp;&esp;而诏狱当中,那黑黢黢的墙壁上,煤油灯的一簇火焰正自摇曳不定,映照着一张苍老而颓然的面容。

&esp;&esp;许庐微微闭上眼眸,双手扶住膝盖,似是陷入长久的沉默。

&esp;&esp;贾珩打量着许庐,忽而顿声说道:“许总宪,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已经没有承载尔等的航船。”

&esp;&esp;许庐闻言,如黄钟大吕,分明心头一震,却是在这一刻,似是听明白了贾珩话语中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

&esp;&esp;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宏大叙事。

&esp;&esp;生长于隆治、崇平年间的李瓒、许庐二人,在忠君爱国的教育下,最大的仇敌就是辽东的女真,以及中兴大汉。

&esp;&esp;而随着这两个政治任务的完成,两人也注定要与这时代一同埋葬。

&esp;&esp;而之后,就在不远的将来,则是大汉的舰船,密如飞鱼,穿行如梭,航行于波澜壮阔的海面上。

&esp;&esp;正如几年之前,贾珩向崇平帝奏对,未来的华夏以海贸关税奉养天下臣民,可以稍去“治乱循环”之厄。

&esp;&esp;贾珩说完,看向一旁的锦衣府卫,道:“准备好酒好菜,服侍许大人用饭。”

&esp;&esp;他的话已说完,别的倒也没有什么可与许庐所争执的,再之后就是圣旨降下,送李许二人一同上路。

&esp;&esp;当然,这几天锦衣缇骑同样索捕李许两人的同党。

&esp;&esp;贾珩而后,也不多言,就是离了关押许庐的诏狱,沿着两侧昏暗的廊道,向着锦衣府的外衙而去。

&esp;&esp;这会儿,一个身形挺拔的锦衣府卫凑近而来,沉声道:“王爷,刘镇抚说,严烨的女儿严以柳想要求见卫王。”

&esp;&esp;贾珩闻言,眸光诧异了下,心头隐隐有所猜测,温声道:“等我先见了严烨,严烨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