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2316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说话之间,谢再义就从马上下来,那张刚毅面容上,就是现出风尘仆仆之色,问道:“党知府,汉中的粮秣已经准备好了?”

&esp;&esp;党云拱手道:“英国公放心,粮秣已经准备齐全,城中也为大军准备了酒肉,还请英国公和一众大军一同入城。”

&esp;&esp;说话之间,身后一面面猎猎作响的旗帜以及盔甲鲜明的大汉京营军卒,浩浩荡荡地进入关中府城。

&esp;&esp;在炎炎夏日的日光照耀下,甲胄和刀枪在日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esp;&esp;党云招呼着谢再义等众将校来到衙堂之中落座下来,酒宴早已摆好,杯碗筷箸,菜肴琳琅满目。

&esp;&esp;党云脸上的笑容带着几许热切,说道:“英国公,城中粮秣已经整备齐全,足够供应大军半月所需。”

&esp;&esp;谢再义点了点头,柔声说道:“燕指挥,巴蜀方面是否已经封锁了入蜀的要道?”

&esp;&esp;党云身旁落座的汉中府卫指挥使燕子钊,开口道:“英国公,在半个月前,蜀中的乱兵就已经封锁了关隘和要道。”

&esp;&esp;谢再义眉头紧皱,沉喝说道:“这帮蜀军,简直是乱臣贼子!”

&esp;&esp;党云面上挂着笑意,说道:“英国公,酒菜已经备好,还请一同用饭才是。”

&esp;&esp;谢再义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其他,招呼着一众将校,来到餐桌之畔落座下来。

&esp;&esp;而后,一众将校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esp;&esp;……

&esp;&esp;……

&esp;&esp;成都府,高宅

&esp;&esp;随着时间过去,随着盛放高仲平衣冠的棺椁出殡,这场关于高仲平的丧事也渐渐告一段落,而整个成都府的军将,也聚之在高家的厅堂中。

&esp;&esp;高铖坐在一张漆木条案后,面容之上悲戚之色仍然残留,面容上满是冷峭之意。

&esp;&esp;高铖则是聚集一众军将,开始在衙堂中一块儿议事。

&esp;&esp;“据探事来报,朝廷的兵马已经进抵汉中,我部兵马整合之后,随时可以用兵西进。”高铖目光咄咄,朗声说道。

&esp;&esp;高渤道:“兄长,朝廷兵强马壮,我军还是不宜主动出击,以把守关隘为要。”

&esp;&esp;高铖剑眉挑了挑,眸光炯炯有神,沉声道:“我也正是此意,用兵先守后宫,联络西南土司,调拨兵丁,足以对抗兵马。”

&esp;&esp;单靠蜀军的兵马,对上朝廷这些年东征西讨,百战百胜的京营精锐,还真的有些心头没底。

&esp;&esp;而西南土司当年是被高仲平打服的,对高家人的使唤,也并不抗拒。

&esp;&esp;高镛剑眉之下,虎目当中,目光闪烁了下,柔声说道:“兄长,联络西南土司一事,由我前去。”

&esp;&esp;当初,高镛就曾随军出征西南土司,每战必先,立下不少功劳,故而,在一些土司部族当中,还算有着一些名气。

&esp;&esp;高铖点了点头,将眸光投向一旁落座的将校,吩咐道:“李参将,你和高镛一同过去。”

&esp;&esp;这会儿,一个紫红脸膛的青年将校过来,面色慨然,抱拳应是。

&esp;&esp;高镛起得身来,也不多说其他,随那李姓参将一同出得高宅。

&esp;&esp;第1595章 黛玉:那她呢……

&esp;&esp;……

&esp;&esp;大汉,建兴元年

&esp;&esp;三等英国公谢再义,率领数万骁勇善战的京营兵马征讨四川,大军在汉中停留一日,马不停蹄,向着巴蜀之地的保宁府逼近。

&esp;&esp;轩敞、笔直的官道之上,可见兵马旗帜遮天蔽日,京营皆为当世精锐,此刻,汉军兵势连绵,狂飙突进。

&esp;&esp;而四川等地的兵马,同样紧急调拨,向着保宁府开拔,以应对汉军的征讨。

&esp;&esp;成都府,总督衙门

&esp;&esp;高铖落座在厅堂之中,原四川都司的军将,济济一堂,面上多是现出凝重之色。

&esp;&esp;怎么可能不凝重?

&esp;&esp;因为面对的是朝廷南征北战的精锐兵马,刚刚平灭辽东虏寇,在过去的三年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esp;&esp;“兄长,保宁府那边儿,朝廷的前哨兵马已经到了。”高渤面容威严,在一旁忧心忡忡道。

&esp;&esp;高铖默然片刻,不以为意,朗声道:“前锋兵马攻不破城池隘口,一切都是白费劲。”

&esp;&esp;高渤点了点头,问道:“兄长,我蜀地兵马只在蜀地守城?”

&esp;&esp;高铖道:“以守代攻,利用蜀地之地形险要,牵制朝廷大军,等候时机,一击必中!”

&esp;&esp;高渤道:“兄长,西北与和硕特方面,是否可以相约两地兵马,一同进兵?”

&esp;&esp;高铖道:“两地相隔甚远,不能书信交通,难以呼应。”

&esp;&esp;这个没有电报电话的时代,其实就是看军事家的战略默契,即什么时候可以出兵,什么时候如何呼应行事,完全通过预判和心有灵犀。

&esp;&esp;一个身形魁硕的将校,起得身来,开口说道:“都帅,魏王先前派人提起,可否从湖广出兵,直抵江南腹地,搅乱江南局势,江南士绅原就对卫王不满,兵势席卷之下,足以应对。”

&esp;&esp;高铖先是眼前一亮,旋即,目光再次黯淡下来,摇了摇头道:“路途太远了,我蜀军想要出蜀,十分不易。”

&esp;&esp;高渤沉声道:“兄长,湖广之兵少历战事,未必抵挡得住我军攻势,我军一旦转攻湖广,就可势如破竹,节节而下。”

&esp;&esp;“路途迢迢,兵马不济,不说其他,粮秣军需补给就是个大问题。”高铖摇了摇头,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