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2080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而后,一众阁臣纷纷传阅。

&esp;&esp;这会儿,崇平帝面色微顿,问道:“此战大胜,剩下就是善后事宜了,内阁拟旨,吩咐贾子钰在盛京总揽善后事宜,并询及何时班师?”

&esp;&esp;众内阁群臣闻言,拱手应是。

&esp;&esp;崇平帝默然片刻,原本有几许散乱的目光凝聚成一线,朗声道:“三天之后,朕去太庙祭祖,告慰宗庙,以告慰列祖列宗。”

&esp;&esp;只可惜,没有将那女真的小皇帝一同带至于太庙。

&esp;&esp;至此,当初太上皇捅下的篓子,在这一刻,彻底被他填补上。

&esp;&esp;但代价是什么呢?他为大汉社稷熬干了心血。

&esp;&esp;崇平帝面色微顿,目光呆滞,心底生出一股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也有一些难以言说的空虚感与落寞袭上心头。

&esp;&esp;而此刻的李瓒,看向一下子面容苍老许多的中年帝王,心底深处也有几许感慨之意。

&esp;&esp;圣上励精图治,终于将一个滑向深渊的国家重新步入正轨,但也熬垮了身子骨。

&esp;&esp;这东宫之事,也迫在眉睫了。

&esp;&esp;而这边厢,林如海也阅览完贾珩所上的奏疏,眉头却紧紧皱起,心头生出一股忧虑。

&esp;&esp;子钰这……真是不知藏拙啊。

&esp;&esp;刚刚打了胜仗,平定了辽东,又提出抚治辽东之策,前后二疏,一疏比一疏惊才绝艳,这让圣上如何想?

&esp;&esp;罢了,原本就掩藏不住的才略。

&esp;&esp;只是如此一来,回京以后当蛰伏在府了。

&esp;&esp;作为贾珩的老丈人,林如海又是饱读诗书之人,早从浩如烟海的青史中知晓月盈则缺,水满则溢的道理。

&esp;&esp;崇平帝道:“贾子钰这次平灭辽东,功劳卓着,不亚开国定鼎之功,朕意在晋其爵为郡王,诸卿以为如何?”

&esp;&esp;下方的几位阁臣一时默然。

&esp;&esp;李瓒拱手道:“卫国公的确功勋不凡,微臣并无异议。”

&esp;&esp;高仲平拱手道:“平灭辽东,扫清边患,由国公之爵荣升郡王,微臣以为可行。”

&esp;&esp;齐昆同样拱手附议。

&esp;&esp;林如海因是贾珩的岳丈,一时间倒也不好贸然发言,索性保持沉默。

&esp;&esp;而就在这时,吕绛道:“圣上,卫国公虽有大功,但也有大过,微臣以为国公之爵已是荣封,不可再行封赏,以滋其骄横之心,况卫国公与圣上外为君臣,内实翁婿,然卫国公少年风流,多有荒唐之举,圣上不因其胡作非为而惩戒,反而平日多有爱护,正是当竭尽全力以报君王,佐社稷之时,郡王之爵,微臣以为逾赏。”

&esp;&esp;此言一出,内书房中,瞬间寂静,鸦雀无声。

&esp;&esp;而高仲平也没有想到吕绛会作此言,转过头来,目光讶异地看向吕绛。

&esp;&esp;显然高仲平事先压根就没有得到通气。

&esp;&esp;哪怕吕绛事实上是高党中人。

&esp;&esp;李瓒此刻看向讶异而视的高仲平,心头却泛起一丝狐疑。

&esp;&esp;这……

&esp;&esp;因为贾珩平灭辽东这种殊功,本是毫无争议可以立为郡王,况且崇平帝先前也多次有言,但现在吕绛骤然发难。

&esp;&esp;事情一下子扑朔迷离了起来。

&esp;&esp;天子究竟会不会以此为由,不再封卫国公为郡王呢?

&esp;&esp;此念一起,李瓒在心头迅速盘算着不封的可能性。

&esp;&esp;而殿中其他如齐昆,已是目瞪口呆。

&esp;&esp;林如海则是眉头紧皱,心提到了嗓子眼。

&esp;&esp;这郡王之爵,封,还是不封?

&esp;&esp;第1439章 崇平帝:朕未闻君臣相疑,而社稷得安者……

&esp;&esp;神京城,含元殿,内书房

&esp;&esp;吕绛慷慨陈词,殿中的一众文武大臣,脸上顿时神色各异。

&esp;&esp;这等灭国大功,如是不封,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esp;&esp;况且,真就不怕那贾子钰心生不满?

&esp;&esp;崇平帝沉声道:“吕卿之言,是要朕有功不赏,有劳不酬?”

&esp;&esp;如此之大的功勋,如果连封赏都没有,天下会如何看待于他?

&esp;&esp;那时候纵然没有反意,也被逼得出了反意。

&esp;&esp;所谓帝王者,当行堂皇正道,以功爵名禄荣养,不使其再掌实权,才是削弱、限制之根本之策。

&esp;&esp;吕绛手持象牙玉笏,面色肃然,拱手道:“圣上,微臣之意,贾子钰少年权重,方及弱冠,已经位列公爵,可谓人臣之极,圣上对其当以厚爱、保全为要,不再以如此年轻之龄,封为郡王。”

&esp;&esp;崇平帝神情默然无语,说道:“开国四郡王,多少都是以未及弱冠之身就可以封为郡王,彼等因恩荫而得封郡王之爵,而子钰立有殊功,卿却让朕吝以爵赏,天下以及后世如何视朕?”

&esp;&esp;如此争执也好,如果流传出去,也能更显乾纲独断,皇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