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1740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噗呲!”

&esp;&esp;鲜血淋漓,史鼐闷哼一声,向着一旁躲去,身形的动作灵活性顿时受了一些影响。

&esp;&esp;豪格长啸一声,额头青筋根根暴起,掌中一把长刀陡转,一下子砍杀在史鼐脖颈上,但听“噗呲”声响起,一颗须发花白的头颅顿时飞上天空。

&esp;&esp;豪格面色红润,哈哈大笑,可谓意极舒畅。

&esp;&esp;四方军将见保龄侯史鼐被斩杀,心神大乱,渐渐快步提刀杀了过去,似要为保龄侯史鼐报仇。

&esp;&esp;而另一边儿,楚王所在的驿馆前,同样陷入一场厮杀,刀枪相撞,喊杀声震天动地,一下子打破了整个济宁府城的宁静。

&esp;&esp;陈渊以及济宁卫指挥使率领手下精锐骁勇,掌中一把长刀向着楚王以及本人卫队迅速厮杀而去。

&esp;&esp;楚王陈钦白皙面容上也有几许慌乱之的,一旁的王府典军高声道:“殿下,歹人是济宁卫,兵马太多了,我们从西边儿城门杀出去。”

&esp;&esp;陈钦心头也有些惊惶莫名,高声说道:“走!”

&esp;&esp;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此地的确是不宜久留,原本以为带领几千兵马前来镇抚,已是万无一失,不想济宁卫全员反叛,济宁已成死地!

&esp;&esp;而陈渊看到那五官长相颇有几许熟悉的青年,脸上不由现出一抹残忍的笑意。

&esp;&esp;今日就是这雍王孽子的死期!

&esp;&esp;陈渊说着,就领着身旁的护卫,向着楚王陈钦围拢而去。

&esp;&esp;经过这一番拖延,楚王此行带领的护卫,也渐渐围拢过来,有一些都是锦衣缇骑以及京营的骁将,悍不畏死,护送着楚王向济宁府外逃亡。

&esp;&esp;倒也阻碍住陈渊手下的人手的围杀之势。

&esp;&esp;一场围猎厮杀之战,就这样一直拖延到后半夜,才算渐渐落幕下来。

&esp;&esp;楚王陈钦在锦衣府卫以及京营骁将,就这样一路杀出了济宁府城。

&esp;&esp;而济宁府官衙之中,灯火通明,明亮煌煌,而豪格与陈渊也到了这座官衙。

&esp;&esp;此刻,济宁府知府已经被两个济宁卫卫所兵丁按住了胳膊,面上满是惶惧之色。

&esp;&esp;“聂尚海,你要做什么?”济宁府知府柳恩寿面色铁青,对聂尚海怒目而视,喝问道。

&esp;&esp;聂尚海冷笑一声,厉喝道:“还能做什么,老子反了!朝廷要抢我们济宁卫军将的田亩,我们难道要喝西北风去?”

&esp;&esp;“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柳恩寿破口大骂,怒目而视,沉声道:“等卫国公率天兵一至,尔等即刻化为齑粉!”

&esp;&esp;听到卫国公贾珩之名,陈渊只觉心头一阵烦躁,摆了摆手,不耐烦说道:“送柳大人上路。”

&esp;&esp;不多时,就见几个兵丁按着柳恩寿的胳膊,不由分说,一直向外间而去,没有多久,外间就传来一声惨叫。

&esp;&esp;豪格沉吟说道:“这济宁府已下,但我们兵丁不多,还要拿下济南府,控遏全省才是。”

&esp;&esp;“王爷所说不错,山东卫所兵马不少都是我们的人,主要是登莱的数万水师,这些都是那保龄侯整训过的兵马,虽说如今保龄侯已死,群龙无首,但也不可不防。”陈渊道。

&esp;&esp;白莲教在山东耕耘多年,渗透到地方卫所的兵将甚深。

&esp;&esp;豪格冷声道:“本王先前已经派人知会朝鲜水师,再从中抽调出一批兵马,牵制登莱水师。”

&esp;&esp;经过几轮海战大败,朝鲜水师已经精锐丧尽,元气大失。

&esp;&esp;陈渊冷声道:“可惜让那陈钦跑了,不然以其头颅祭我大军旗帜,定然提振我大军士气。”

&esp;&esp;豪格冷声道:“倒也不用太过惋惜,等打破了济南府城,一个都跑不掉!”

&esp;&esp;而山东济宁府出现惊变之后,随着楚王逃出以及时间流逝,正在迅速向京城传递,但山东的糜烂局势仍一发不可收拾,主要是卫所众多,已经被白莲教渗透城筛子,渐渐呈现燎原之势。

&esp;&esp;……

&esp;&esp;……

&esp;&esp;第1234章 群臣:不是,卫国公呢?

&esp;&esp;神京城

&esp;&esp;此刻的神京城内的百姓以及朝野百官,尚不知山东大乱已起,反而最近迅速裹挟起一场风暴,而随着贾珩将要与蒙王之女雅若和周王之女乐安郡主完婚,京中士林舆论的非议之声再起。

&esp;&esp;此外,随着有心之人的鼓噪和传播,贾珩收拢女尼妙玉为侧室,包庇犯官之女的弹劾风暴,也在酝酿之中。

&esp;&esp;这本来就是在新政在全国推广以后,利益受损的官僚的第一次反扑。

&esp;&esp;原本在京中为官的官员,不少都是中小地主,随着新政在全国推行,原本在家中的父老乡亲自然会给彼等写信。

&esp;&esp;无法攻讦新政,但可以攻讦新政的首倡者的品德,从而否定其所提新政。

&esp;&esp;神京城,大明宫,含元殿——

&esp;&esp;今日是一次朝会,崇平帝召集殿中群臣议事,主要是督促新政推广以及相关军屯事宜。

&esp;&esp;崇平帝落座在一方红木御案之后,接受百官觐见朝贺,目光掠过殿中的群臣,朗声道:“诸卿,进入夏日以后,雨水增多,大汉诸省、溪流沟渠水位暴涨,会有暴雨成汛,着工部行文天下督抚以及河道衙门,嘱河流沿岸,相关员吏,仔细用事,不得再有推诿、敷衍之事。”

&esp;&esp;当初贾珩南下江南整饬河务,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之久,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esp;&esp;工部尚书赵翼出得朝班,朗声说道:“启禀圣上,工部日前已经行文河道衙门以及诸省各地。”

&esp;&esp;这时,下方的兵科给事中郭璞,面色凛肃,手持一方象牙玉笏,拱手说道:“圣上,微臣有本启奏。”

&esp;&esp;崇平帝皱了皱眉,目中渐渐现出一抹疑惑之色。

&esp;&esp;郭璞面色肃然,沉声道:“微臣弹劾卫国公贾珩,其人身为帝婿,以兼祧尚帝女和宗室之女,皇恩何其浩荡,然此人不思感恩,不知检点,私德不修,更于外广纳妾室,与蒙王、周王之女存有私情,虽得圣上恩赐,再予赐婚,但又与出家人苟且生子,实在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