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1734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崇平帝想了想,拿过一份空白奏疏,拟下,内阁诏令兵部尚书李瓒待交割山西兵司事务以后,即刻返回京城,河北经略安抚司的帅臣人选,改由兵部右侍郎邹靖接任,此外升迁邹靖为军机大臣。

&esp;&esp;事实上,李瓒这位内阁次辅一直在外督察公务,也有些不正常,当然的确在大汉文臣中威望渐重。

&esp;&esp;……

&esp;&esp;……

&esp;&esp;就这样,玉兔西落,金乌东升,时光匆匆,转眼之间就是三天时间过去。

&esp;&esp;随着魏王前往关中京兆府下的几个县开始协调新政,齐王也去了山西帮助地方官员督问新政,而楚王则去了山东协助提督保龄侯史鼐,料理地方军屯事务。

&esp;&esp;神京城内政局一时间陷入了某种诡异的平静。

&esp;&esp;而贾珩则是往来于京营、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之间,一方面是作训兵丁,一方面是与兵部的施杰拣选军机处司员,举荐军机大臣。

&esp;&esp;这一日,终于在京中官员瞩目中,贾珩与兵部侍郎施杰的推选人员出来。

&esp;&esp;先是五军都督府的几位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如汝南侯卫麒,入军机处行走,参预机务。

&esp;&esp;而后谢再义被贾珩上疏举荐为军机大臣,专务西北事务,在熟知军机枢五以后,领了择日前往湖广督办卫所、屯田的差事。

&esp;&esp;崇平帝诏允之。

&esp;&esp;一时间,京城中有浙党中人暗称,贾党复盛,在军机处遍插党羽,把持国政。

&esp;&esp;而紧接着,军机处司员的杭敏、石澍乃至侯孝康、石光珠以及忠勤侯谢再义、汝南侯卫麒等人,将陆陆续续奔赴巴蜀、湖广、两江点查卫所兵丁以及梳理屯政。

&esp;&esp;崇平帝诏旨降下,自安徽卫所屯政败坏以来,山西卫所点查兵丁,梳理屯政,查清隐匿兵丁、人口不计其数。

&esp;&esp;朝廷意在清查全国卫所兵丁,轰轰烈烈的崇平新政,终于在崇平十七年也渐渐向卫所、军屯传导。

&esp;&esp;第1230章 宝玉:抢走他的林妹妹还不说(求月

&esp;&esp;神京城,韩宅,后院花园之中——

&esp;&esp;正是春日时节,鲜花盛开,花香醉人,今日正是官员休沐之期。

&esp;&esp;内阁首辅韩癀穿行在抄手游廊之间,在一处湖面上停了步子,看向那湖畔的花丛。

&esp;&esp;不远处是年初辞了南京差事,在京中赋闲的前国子监司业颜宏。

&esp;&esp;“兄长,这卫国公羽翼丰满,如今又往军机处插手人员,不臣之心,昭然若揭。”颜宏白净儒雅的面容上带有几许感慨之色,低声道。

&esp;&esp;韩癀温声道:“军机处职员几无定品,如今又选派了出去,倒也不是什么安插党羽。”

&esp;&esp;“兄长,新政如今已经成为朝野瞩目,现在诸省督抚,争相踊跃而在地方推行新政。”颜宏面色微顿,低声道。

&esp;&esp;韩癀感慨道:“是啊,以新政之功绩而定阁臣人选,天下官员如何不趋之若鹜?这是何等的帝王权术?”

&esp;&esp;直接明晃晃地告诉地方督抚,推行新政有功者,直升阁臣,辅佐中枢,这在后世也是相当炸裂的。

&esp;&esp;虽说成为内阁首辅,但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大展宏图,反而随着新政大举,韩癀这位内阁首辅反而有些无所事事起来。

&esp;&esp;颜宏面色凝重无比,轻声道:“兄长,圣上让魏王、楚王进军机处,这是要考核诸藩,以定东宫?”

&esp;&esp;韩癀道:“也不一定,圣上自去岁西北之事时,龙体就多有不豫,如今诸藩也到了观政之时。”

&esp;&esp;颜宏默然片刻,问道:“兄长以为,诸藩当中,谁可成为嗣子?”

&esp;&esp;韩癀沉吟道:“立嗣以嫡,乃是正道,如今圣上以魏王身后宋家之故,迟疑不立,长此以往,恐于社稷不利,此取乱之道也。”

&esp;&esp;这位内阁首辅仍是立嫡立长的支持者,不过崇平帝本就是厮杀出来的蛊王。

&esp;&esp;颜宏压低了声音道:“楚王礼贤下士,乐而好学,在江南颇有贤名,整饬军屯更是不遗余力,现在京中倒也有不少同僚,为其慨然风度所折,圣上似乎也颇为属意楚王殿下,兄长如何看?”

&esp;&esp;韩癀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也不好说,圣上向喜制衡之术。”

&esp;&esp;颜宏眉头紧皱,问道:“兄长,觉得何人可君天下?”

&esp;&esp;韩癀沉吟片刻,说道:“左右都是宫中的家事,为臣子者,但尽臣道,明臣职而已。”

&esp;&esp;他如今已是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如是非要掺和这等夺嫡之事,也并无多少好处可言。

&esp;&esp;颜宏迟疑片刻,道:“兄长,子升这一年与魏王倒是走的近一些。”

&esp;&esp;自从韩晖出了科举舞弊之案以后,虽未被革除功名,但前程尽毁,起码在整个崇平年间不会被提拔,而韩晖毕竟是首辅之子,魏王对其颇多礼遇,自然渐渐团聚在魏王手下。

&esp;&esp;其实魏王利用自身优势,不仅结交了韩晖、于缜等人,就连颜宏暗中也与魏王相善,希图将来能够再次起用。

&esp;&esp;魏王陈然原本就天然拿着一副好牌。

&esp;&esp;韩癀叹了一口气,道:“子升他将来的路,还是得自己来走,先前科举舞弊之案,已在吏部存了档。”

&esp;&esp;虽然韩晖功名没有被剥夺,但吏部仍是在履历上备案了曾牵涉到科举舞弊案中。

&esp;&esp;韩癀说着,转眸看向颜宏,问道:“翰林院和都察院不少新科进士,最近都与魏王相善?”

&esp;&esp;颜宏道:“魏王为皇后嫡子,性情恢弘,待人接物,颇具王者气度,京中不少进士颇为景仰其德。”

&esp;&esp;韩癀看了一眼颜宏,道:“毕竟是嫡子,人心所向。”

&esp;&esp;其实也是减少朝廷动荡的人选。

&esp;&esp;颜宏面色凝重,低声道:“李、高二人尚不知作何而想。”

&esp;&esp;韩癀摆了摆手,说道:“圣上乾纲独断惯了,也未必会在意一众阁臣的想法,且走且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