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802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崇平帝道:“子玉有何高见?”

&esp;&esp;贾珩道:“蓟镇、宣府,有李阁老亲自坐镇,大体无忧,而大同、太原两镇,微臣也不能让其为敌所趁。臣以为,对东虏动向当提前有所防备,而不能被动迎敌,如果胡虏真从宣化、大同攻我,我方可有心算无心,谋求胜局。”

&esp;&esp;不等崇平帝相询,贾珩想了想,说道:“圣上,臣派往濠镜之地的锦衣探事递送来消息,已与濠镜之地的红夷搭上了线,寻找到红衣大炮以及其他火铳,臣以为可重金礼聘相关匠师至神京,并购买一定数量的红夷大炮,以为守御城池之用。”

&esp;&esp;崇平帝面色顿了顿,目中现出几分迟疑,问道:“子玉,这红夷的大炮与火铳,当真有惊世之威?”

&esp;&esp;这位中年帝王曾和贾珩提及过火器等军国利器,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贾珩沉吟片刻,轻声说道:“圣上,以之守城,有毙敌惊马之效,臣以为用来守御城池,可谓军国利器,当然别的也离不得将校用命,士卒效死。”

&esp;&esp;崇平帝沉吟片刻,道:“那就引进红夷大炮以及相关火铳之技,我大汉京营原有神机营,想来也能很快熟练操持火器。”

&esp;&esp;“圣上,引进火炮、火铳,尚需不少银子,而且火炮、炮弹多为消耗品,还是要尽量在军器监引入匠师,自产自用。”贾珩说道。

&esp;&esp;崇平帝闻言,一时默然,说道:“子玉也知,这几年国库也没有多少银两,京营军饷过半都由内务府统筹,想要购置大量火炮、弹丸,还得另辟财源才是。”

&esp;&esp;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说有不停抄没浮财,但也没少花费。

&esp;&esp;贾珩道:“臣之意也是如此,扬州那边儿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esp;&esp;不能将税收加到普通老百姓头上,那么就只能在商人头上,正如严阁老所言,自来听说种田的造反,没听过商人能够造得了反。

&esp;&esp;崇平帝想了想,说道:“朕这段时日寻个契机,下旨派你南下,不仅是革盐法之弊,还要查清历年运库结余,追剿亏空,以馈军饷。”

&esp;&esp;对扬州运库的藩银亏空,甚至太上皇在位期间在织造府留下的烂账,崇平帝御极多年,自不会一无所知。

&esp;&esp;甚至在红楼原着中,太上皇驾崩以后,就进行了大范围的抄家。

&esp;&esp;贾珩道:“圣上圣明,臣正有此意,去扬州整饬盐务,搜括军费,顺便南下引入濠镜之地的匠师以及火炮,以济对虏战事。”

&esp;&esp;崇平帝点了点头,看向面容线条较之以往削瘦的少年,声音温和说道:“子玉,你刚回来,就又要南下,也太奔波劳苦了一些。”

&esp;&esp;贾珩正色道:“臣蒙圣上慧眼简拔,以未及弱冠之龄而统帅京营虎贲,与闻国政,执掌枢密,既肩负对虏作战,自要忠于王事,况微臣背后是圣上,是大汉的亿兆百姓,何敢言苦?”

&esp;&esp;虽钟爱雪子,乐而好学,但家事国事天下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esp;&esp;崇平帝闻听少年之言,心头微震,看向目光坚定的少年,道:“子玉少年意气,既存此志,朕也不好强人所难了。”

&esp;&esp;不愧是被他挑中为女婿的人,只有这样的少年郎才有资格尚公主。

&esp;&esp;贾珩原不是那种信口开河之辈,刚刚有着戡乱中原、抗洪江淮的功绩,自是给崇平帝以一种强烈的信服力。

&esp;&esp;“圣上,对虏之战,臣不能输,圣上也不能输,大汉立国百年,经辽东之败后,再也经不起一场大败了。”贾珩沉声说道。

&esp;&esp;听着贾珩所言,崇平帝目光有着几分复杂,感慨道:“子玉说的对,朕和你都输不得啊。”

&esp;&esp;说着,拉过贾珩的手,这位中年帝王似动了真感情,声音低沉说道:“朕自继位以来,举目所见,弊政丛生,边事糜烂,朕虽有中兴大汉、开万世之基业之志,然天下之事,千头万绪,成难败易,直到遇卿,才如鱼得水,无往不利,子玉为当世英杰,怀王左之才,可实心用事,建功立业,荣华富贵,青史留名……总之,如卿不负朕,朕必不负卿!”

&esp;&esp;这是一位帝王的承诺。

&esp;&esp;可以说,贾珩自出仕以来,以一人之力辅左崇平帝整军经武,巩固皇权,而京营在河南、江淮的表现,也已证明大汉军力回复,无疑让崇平帝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esp;&esp;现在可以说,就差……一场对虏胜仗。

&esp;&esp;甚至崇平帝隐隐觉得哪怕是如卫青匈奴数百,甚至不胜不败,打个平手,就已是心理预期,原也没一下子想着什么大胜仗。

&esp;&esp;再是急于求成,也知道军国大事不能操之急切。

&esp;&esp;贾珩面色微动,道:“圣上之言,于臣重若千钧,臣惶恐不胜。”

&esp;&esp;方才,他只是顺势表一下类似“下命令吧!”的决心,谁知崇平帝动了真感情,不过帝王的承诺,当时听听也就算了。

&esp;&esp;不过,说来也有几分古怪,他当初曾在心底说过,如天子不负他,他也不负天子……

&esp;&esp;崇平帝这边儿想起盐商,目光微冷,心头也生出几分紧迫感,道:“既是这般,扬州盐务那边儿的确不能小火慢炖了,需得快刀斩乱麻。”

&esp;&esp;打仗需要钱粮,现在朝廷户部显然不能支撑一场战事。

&esp;&esp;念及此处,说道:“子玉,再等几日,你就南下。”

&esp;&esp;贾珩道:“那臣近些时日,就准备准备。”

&esp;&esp;去扬州先行整饬两淮盐务,为之后的对虏战事积蓄钱粮、军械,倒不至于血洗两江官场。

&esp;&esp;“对了,咸宁回宫之后,昨个儿还提及你,你若得暇,也可去看看她。”崇平帝忽而想起一事说道。

&esp;&esp;贾珩面色有些不自然,低声道:“微臣……等会儿去看看。”

&esp;&esp;当着人家老爹的面,去拱水灵灵的白菜,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esp;&esp;崇平帝看向略有几分扭捏的少年,轻笑了下,说道:“你和咸宁之事,朕也不好说什么,朕等着你建功立业,唤朕父皇的一天。”

&esp;&esp;第663章 甄雪:还是姐姐虑事周到……

&esp;&esp;贾珩辞别了崇平帝,离开大明宫,前往咸宁公主所在的漱玉宫,此刻正是未申之交,盛夏之末,午后光照强烈,暑气炎热,远处一座座殿宇投下一片片阴影,不时可见一队队内监、宫女穿行在梁柱之间。

&esp;&esp;此刻,贾珩刚刚进入漱玉宫,就听得丝竹管弦之音从殿中飘来,循声望去,近得殿前,一个女官连忙迎来,与贾珩叙话几次。

&esp;&esp;女官连忙进入殿中,对在曲乐之下翩翩起舞的少女轻声唤道:“殿下,永宁伯在宫外求见。”

&esp;&esp;咸宁公主闻言,舞姿乍停,容色微顿,因为刚刚跳过舞,喘着细气,脸颊上汗津津的,而脖颈上更是有着一层细密的汗珠,浸湿了抹胸,凝神看向那女官道:“永宁伯过来了?”

&esp;&esp;说来,这是贾珩回京的第三天,一来因在宫中,视线汇聚咸宁公主身上,二来咸宁公主自知贾珩要与家卷团聚,也不好贸然相扰。

&esp;&esp;或者说,咸宁公主纵是晋阳长公主府也不想去,全无主场优势。

&esp;&esp;“表姐,小贾先生来了?”不远处坐着的清河郡主李婵月,手中抚着的琴弦,微微一停,同样惊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