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707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esp;&esp;这时候都没有人联想到「咸宁」,而是因为宁国一脉,自己就带个「宁」字,自然而然就往这方面去想。

&esp;&esp;「大姐姐,永宁二字,只怕宫里也有期冀大汉世代永宁的意思呢。」探春英丽眉眼间,欣然不尽,轻笑说道。

&esp;&esp;黛玉星眸失神了下,在心头喃喃重复着,永宁,永宁。

&esp;&esp;凤姐笑道:「这封号里还有这么多门道,倒像是取名字,讨个好彩头一样。」

&esp;&esp;众人都是轻笑了起来,一时间,天香楼二楼花厅中充满欢快的空气,微风徐来,将会芳园中的馥郁花香吹进了二楼,让人心情也不由好了起来。

&esp;&esp;甘氏笑道:「这就是宫里的期许,希望珩哥儿将来还能再立新功,为朝廷建功立业。」

&esp;&esp;甄晴与甄雪听着,也点了点头。

&esp;&esp;南安太妃在一旁听着,面色愈发不自然,按捺住想要出言讥讽的冲动,早知道,她方才走就好了。

&esp;&esp;贾母叹了一口气,稀嘘说道:「不止呢,宫里还给珩哥儿他娘追封了诰命,唉,他娘命苦,如是还在世上,看着珩哥儿这般有出息,该有多高兴。」

&esp;&esp;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脸上的笑意也敛去一些。

&esp;&esp;直到现在,猛然有人发现,贾珩自幼丧父,母亲现在也不在人世,然而偏偏是这么一个庶子,一步步走到永宁伯的位置,更是朝堂的重臣。

&esp;&esp;如何不让人感慨万千。

&esp;&esp;黛玉心思细腻,念及此处,目光怔怔出神。

&esp;&esp;他从来没有在人前表现出来,与他比起来,她有着外祖母的疼爱,还有父亲在扬州惦念着……

&esp;&esp;少女心底深处生出一股难以言说的感触。

&esp;&esp;那种感触,其实唤作……母性,嗯,黛玉妈妈。

&esp;&esp;而元春玉容失神,眼圈微微红着,心头的母性早已如潮水般涌起。

&esp;&esp;怪不得珩弟每次都像小孩子一样趴在她玉虎上……

&esp;&esp;念及此处,心头一跳,她这时候都在胡思乱想什么?

&esp;&esp;这和那些也并没有关联才是啊……

&esp;&esp;南安太妃听着众人的议论,心头冷笑连连,无父无母,难怪养成那般牛心孤拐,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

&esp;&esp;见气氛有些低沉,凤姐宽慰道:「珩兄弟如今也算是给婶子争气了,纵然婶子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

&esp;&esp;秦可卿抿了抿粉唇,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前段时间是清明节,夫君那时候还在河南平乱,想回来也回来不成。」

&esp;&esp;「忠孝自来两难全,想来珩哥儿

&esp;&esp;他娘在天之灵,也能体谅着。」贾母感慨说道:「如今,给他娘追封了超品诰命,已是最大的孝道了。」

&esp;&esp;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稀嘘感慨不已。

&esp;&esp;而李纨面色顿了顿,分明更有体会,她养个儿子,不是就求着将来有一天,能封赏着诰命夫人。

&esp;&esp;第598章 黛玉:……多情却被无情恼

&esp;&esp;夜色降临,笼罩大地,一轮皎洁明月悬于天穹,道道清冷月辉洒落在宁荣两府朱檐碧甍的墙面上,莹莹如水,冷白明亮。

&esp;&esp;而贾府各处院落纷纷亮起明亮通明的烛火,此刻如果从高空向下眺望而去,只见整个宁荣两府,宛如陷入灯火海洋中。

&esp;&esp;自下午时候,宫里传了晋贾珩为三等永宁伯之爵的圣旨后,整个荣宁两府,上自各房主子,下到奴仆,都陷入了一种欣喜的气氛中。

&esp;&esp;秦可卿让蔡婶拨付了一些铜钱,赏着各房的丫鬟、小厮,并摆了晚宴款待过来道贺的一众贾府老亲。

&esp;&esp;保龄侯史鼐的夫人领着几个儿媳,忠靖侯史鼎本人携其夫人,以及领着年轻儿媳过来相贺,就连王子腾的儿媳妇儿领着王姿,也来到贾府府中道贺。

&esp;&esp;贾政从通政司告了假,招待着一众来贺的男宾客,而女卷则由贾母以及秦可卿招待着。

&esp;&esp;而在一个下午的工夫,宫中对贾珩封爵永宁伯的圣旨,早已传遍了神京城,而贾史王薛几家自然得到消息。

&esp;&esp;除却史家、王家这等核心姻亲,如贾珩的亲戚,比如蔡权媳妇儿、董迁媳妇儿也都备上一份礼品,过来庆贺着秦可卿。

&esp;&esp;至于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罗氏,倒并未留下用宴,或者说,南安太妃实在受不得这等热热闹闹的气氛,早早寻了个借口,就与罗氏离了宁国府。

&esp;&esp;各房嬷嬷、丫鬟仍是沉浸在喧闹氛围中,而锣鼓钲鸣以及戏曲之音不停自会芳园天香楼而出,穿过茫茫的夜色,在荣宁两府当中响起。

&esp;&esp;黛玉院落之中,种着一丛翠竹的西厢房灯火亮着,将一个小巧玲珑的纤丽人影投映在窗扉上。

&esp;&esp;“今个儿是大爷封爵大喜的日子,姑娘怎么不在东府和几个姑娘多待一会儿?”紫娟上着一袭澹红色小袄,下着素色长裙,头发梳着丫髻,额前是空气刘海儿,脸颊白里透红,此刻手中抱着一摞干净的衣裳,轻手轻脚,走到坐在梳妆台前,看向正对着铜镜去着秀发之间簪饰的黛玉。

&esp;&esp;一旁高几上燃起的烛台,轻轻摇曳不定,晕出一圈圈红黄的光芒,一方摆着胭脂粉盒,妆奁首饰的少女,着月白交领兰花刺绣长袄,外披湖蓝印花披帛,身形如弱柳扶风,肩若削成,那张朦胧烟雨的远山黛眉下,见着澹不可察的怅然之意。

&esp;&esp;黛玉这时正伸出纤纤玉手,将脖颈上悬起的玉符缓缓取下,放在手中,玉符白璧无瑕,温软细腻,其上的小羊娇小可爱。

&esp;&esp;听到紫娟在身后所言,黛玉玉容幽幽,轻声道:“我原也不大喜欢热闹的。”

&esp;&esp;紫娟:“……”

&esp;&esp;终究是有着慧紫娟之称的小姑娘,目光转动之间,一下子就猜出黛玉的心结,在一旁的椅子上,放下叠好的衣服,柔声说道:“姑娘,大爷他现在在河南,忙着一省的军政,许是没有时间写信,这下子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说来,现在府上都庆贺着大爷晋了伯爵,但大爷有这天也是不容易。”

&esp;&esp;黛玉闻言,容色恍忽了下,握住了羊符,轻声说道:“当初珩大哥在柳条儿胡同住着,还没有和秦嫂子成亲时……那时候在荣庆堂,就见着不凡气度,后来一步步走到今天。”

&esp;&esp;说到“和秦嫂子成亲”时,声音藏着一丝微不可察的异样,秀丽玉容上见着复杂之色。

&esp;&esp;当初,那个在荣庆堂中按剑而立的少年,声如金石,言辞铮铮,恍若昨日。

&esp;&esp;紫娟这时,提起茶壶斟了杯茶,将目光投在黛玉手中的玉符,道:“大爷说来也比姑娘大不几岁,能走到今天,真不知吃了多少苦,好在现在封着伯爵了,先前碰到袭人她们说,大爷这般势头,将来说不得还能封着侯爵、公爵呢,说来,姑娘家以前也是五世列侯,后来传到老爷这代,走了科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