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484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尤二姐、尤三姐目光盈盈,凝睇含情地看着那少年。

&esp;&esp;其实,随着贾珩权位日增,已经很少在饮酒,尤其是在执掌锦衣府后,更是不怎么再沾水酒,因为官位大,饮宴之时,更是随意。

&esp;&esp;贾珩起得身来,点了点头。

&esp;&esp;“夫君方才去了荣庆堂,和老太太说了什么事儿?”秦可卿近得贾珩身旁而坐,一边儿吩咐丫鬟准备热水,一边拿过橘子,纤纤玉手剥着橘皮。

&esp;&esp;贾珩洗罢脸,状其自然地接过一旁尤三姐递来的毛巾,解释道:“二老爷从工部衙门回来,因京察的事,这几日都要在家中歇着,老太太忧心忡忡的。”

&esp;&esp;秦可卿拧了拧秀美双眉,递过去橘子,问道:“可是和昨个儿父亲过来说的事有关?”

&esp;&esp;前日,秦业过来与贾珩商议工部京察之事,议论着工部衙门的动向。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放进口中,酸甜的汁液在口中弥漫,刺激着味蕾,使神思愈发清明,轻声道:“就是此事,二老爷心头不痛快,就陪着说了会话儿,对了,这本簿册你先收着,和蔡婶一同看看。”

&esp;&esp;秦可卿接过簿册,垂眸翻阅着,问道:“这是?”

&esp;&esp;贾珩道:“园子土木用料、匠人工费的预估,你帮着看看。”

&esp;&esp;家里的事,他还是想让可卿操持的,也能锻炼锻炼她管家的能为。

&esp;&esp;过了会儿,晴雯进得厅中,道:“公子,热水已备好了。”

&esp;&esp;贾珩再不多说其他,起身前去沐浴。

&esp;&esp;……

&esp;&esp;……

&esp;&esp;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又是三天时间过去,这就渐渐到了正月月底。

&esp;&esp;这段时日,贾珩往来于京营、五城兵马司、锦衣府三衙之间,并着人时刻留意着京察的动静。

&esp;&esp;京察风起云涌,争斗也渐渐趋近白热化,奏疏、揭贴如雪花般向都察院和通政司递送,甚至出现了对河南道掌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官员的打击报复,而皆为五城兵马司、锦衣府察知预防,并未酿出祸事来。

&esp;&esp;而贾政也彻底进入“休假模式”,在荣国府中赋闲起来。

&esp;&esp;这一日,傍晚时分,阁楼之中,烛火在铜鹤之中点着,照应得轩敞的阁楼,明亮煌煌。

&esp;&esp;忠顺王一身圆领蟒服,负手而立,眺望着外间阴沉、晦暗的天色,眉头紧锁,纵然身后就是珍馐美馔,也没有多少胃口。

&esp;&esp;这几天正应了那一句话,辗转反侧——兴奋的睡不着觉。

&esp;&esp;就在这时,一把暗黄色的油纸伞,从月亮门洞后闪出,撑开庭院中渐渐密集的风雨,周长史快步流星进入厢房,躬身行礼,说道:“王爷。”

&esp;&esp;“怎么样?”看着周身衣衫半湿的周长史,忠顺王近前抓住衣袖,迫不及待问道。

&esp;&esp;周长史脸上难掩喜色流露,激动说道:“王爷,下官着人调查,果然铺子中的皮货、山参来路不正,此外不仅是荣府的贾琏,贾赦在长安县也有好几家铺子,都是贩卖着走私货物,尤其贾赦父子于铁器和粮食也有涉及,经平安州商道走私,长达四五年之久。”

&esp;&esp;忠顺王闻言,面色潮红,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本王,明日朝会上就参劾荣国一本!”

&esp;&esp;周长史却迟疑了下,劝道:“王爷,此事我们虽掌握了一部分线索和实证,但想要举劾,单凭这些,还是有些单薄,不若再缓几日?”

&esp;&esp;“可本王是一日都不想等了!”忠顺王冷笑一声,心头杀意沸腾,寒声道:“再说我们这般调查,名不正言不顺,也畏首畏尾,待本王上疏奏禀圣上,那时,求圣上让本王督办此案,那时,嘿嘿……”

&esp;&esp;那时,他就可领着内务府慎刑司的差官、番子,讯问贾赦,踏平荣国府!

&esp;&esp;第449章 圣上,臣有本奏!(感谢阎魔爱的白银萌打赏!)

&esp;&esp;夜色笼罩,灯笼高悬。

&esp;&esp;已近戌正时分,天空仍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庭院中的柳树,已然吐出了一些新芽,翠绿惹目。

&esp;&esp;宁府外书房中,烛火明亮,人影憧憧。

&esp;&esp;贾珩一身居家圆领锦袍,坐在书案之后,垂眸阅览着五城兵马司递交的卷宗。

&esp;&esp;其上所载,乃是前日都察院山西道御史,携家仆拦阻河南道掌道御史汤炳文一案,现山西道御史已羁押至五城兵马司衙门。

&esp;&esp;贾珩放下卷宗,抬眸看向不远处正襟危坐的曲朗。

&esp;&esp;曲朗面色恭谨,低声道:“大人,刚刚得到线报,忠顺王府长史官,这几日在城外调查神威将军走私一案,已搜集不少线索,而忠顺王爷明日常朝,有意弹劾神威将军,都督还当提前防备才是。”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吩咐道:“你等会儿将神威将军走私卷宗,以及晋商涉案其中的线索连同证据汇总一份,让人递送过来。”

&esp;&esp;他此举当然不是为了在朝堂上替贾赦辩解,而是向崇平帝表明,他接掌锦衣以来,对贾赦之案已着手调查,并掌控了一些证据。

&esp;&esp;之所以引而不发,并非是为了包庇族人,而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调查晋商在向胡虏走私一案的线索。

&esp;&esp;对比着忠顺王为一己之仇,格局自要高上一层,而且要将走私案子的主导权,交由刑部或者大理寺主审,起码不能落在忠顺王手里,否则任由其逞凶、构陷,就难以收场。

&esp;&esp;至于曝出皇陵贪腐一案,一来关键证据还未拿到,二来先让忠顺王除掉贾赦。

&esp;&esp;曲朗闻言,心头虽有些诧异,但也不好细问,只得点头应是。

&esp;&esp;贾珩又端起茶盅,抬眸问道:“工部和内务府那边儿,可有进展?”

&esp;&esp;曲朗面色一整,沉声道:“我们又调查了潘、卢二侍郎,对二人家资、产业以及与商贾交际事宜,皆有了一些了解。”

&esp;&esp;说着,从随身牛皮公文袋中取出笺纸,起身,递将过去。

&esp;&esp;贾珩接过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的笺纸,就着灯火细细观瞧,过了一会儿,沉声道:“将其家资、产业登记造册,将来追赃补空,这都用得着。”

&esp;&esp;曲朗点头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