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沈三通这版,和原版最大的不同,是在女主动机的处理。
原版在爸爸和妹妹关心之中,女主来到了另一个国家的偏远海岛。
这里面实际上,蕴含着自毁倾向。
倒不是沈三通对于墨西哥有什么刻板印象,而是一个独身女子,来到陌生国家的偏远地方。
怎么看,都有点自找死路的味道。
原版15拍摄,再过一年,一只耳就要上来。
在美国叙事之中,一只耳导致了所有问题,是罪魁祸首。
是美国问题的根源。
但其实,一只耳只是结果。
15年的时候,美国已经是有了大问题。
四年前,11年占领华尔街。
展示了美国老百姓,希望惩罚无序的金融投机利益集团。
包括米歇尔老公能够上来,口号是“我们可以相信变革。”
可笑就在于这一点。
作为一个老黑走到那个位置,心态必然比大部分白人要更白。
然而就是有普通人信他。
结果,不仅没有改变,甚至没有刹车。
高盛的前任老大,做了财政部头头。
自己管自己。
11年占领华尔街只是民众失望透顶的结果。
到了15年这种情绪必然更为严重。
如红脖子经过媒体的引导,开始仇视全球化。
明明依然从全世界掠夺无数资源,是内部不行,没有一个好机制导致的问题,反而开始指责外面。
转移矛盾是必然的,不树立外敌,那就要“天街踏遍公卿骨”。
肯定不行。
好莱坞白左主创,没有红脖子那么魔怔,但也多了很多反思,开始思考。
本质上是美国根源性问题。
就算不考虑本质,现状也是让人绝望。
互联网信息技术,电脑、智能手机,确实带来了新东西。
但这些只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生产力的飞跃。
无法带来大量廉价的商品,这些要靠中国。
为了回收滥发的美元,必然推高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股价。
在这些高光企业的背后,去除它们,美国整体在衰退。
不想美元成为废纸,就必须不断抛出新的概念,支撑股价。
后世的超导、ai、元宇宙,甚至数字货币,皆是如此。
想要真正的解决问题,需要生产力飞跃,要将技术落地。
然而。
15年,美国已经没有工业了。
技术落地,要么是中国,要么是德国。
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是美国能接受的。
对它而言都没有好下场。
进退两难。
为了美元能够维持,要不断抛出新概念。
又因为工业没有,新概念不能落地。
不能退。
退了,股价没有支撑,美元完蛋。
也不能进,进了也完蛋。
不考虑根源性问题,仅仅是经济层面,就已经足够绝望。
问题出现了,却无法解决,只能眼睁睁看着走入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