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可现在他们人多了,这小院子便不够住了。宋声写信的时候也没告诉李满他们这一行有这么多人,就没准备新的宅子。
到了地方之后,李满道:“三哥,这院子太小了,住不下你们这么多人。要不你们分出来一些先到我家住吧,等明儿个咱们去看看新宅子,到时候再搬进去。”
宋声看了看他们这些人,韩青第一个开口道:“老爷,我不占地方,这天也热,弄张席子在地上一铺就能睡,我就不过去了。”
有他第一个打话在头,接着宋乔宋晓也跟着都说睡地铺就行,就不麻烦别人了。
陆清看他们都不想离开去别的地方住,说道:“那行,那就不麻烦阿满了,今天就将就在这里住吧,咱们就先挤一挤,等到过两日再换大宅子。”
这几年在肃昌开厂子做生意他们也赚了不少钱,在京城再买一座宅子肯定是够用了。
如今肃昌的财政税收终于不再是亏空状态了,一个粉条厂一个砖厂,带动了整个肃昌府城的经济。而且随着这两个厂子的扩大,在用工方面还解决了城西以及附近县里村里贫苦百姓的就业问题。
而在农业种植方面,因为要做红薯粉条,而这里大部分的土地大部分也不适合种植麦黍,所以大面积种植了番薯。
这些番薯几乎全都供应给了粉条厂,因此这种地也给老百姓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百姓们手里有了余钱,日子自然越过越好。
在文化方面,重开书院的同时还开设了免费的蒙学班,教习基础的文化知识,从小就开始教化百姓,这整体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若是宋声如今再回去看一看,就能发现如今的肃昌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与他刚去任职的时候天差地别。
当地的老百姓甚至在他走之后还在城中央最好的地段修建了一个他的石像,用来表达他们的感谢。
肃昌的这两个主要的厂子背后除了府衙就是他了,所以每年他都能拿到一大笔分红。
到了京城花钱的地方自然就更多了,现在家里的人口激增,不仅多了慈溪先生和云婆,还有南哥儿一家,再加上自家阿爹和公公,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更别提逢年过节还要跟京中各种大臣家里走动,这来来回回要打点送的东西还不少。
好在如今他们手头还算宽裕,供他们一家子吃喝生活肯定是不愁了。
再次回到京城,很多事情都要安顿。李满和薛君堰他们把人送到之后也没立刻就走,帮忙收拾东西,给他们收拾妥当了之后才回去的。
三个人说好了晚上要到薛家小聚一番,他们这才回去。
家里头玉哥儿早就让人帮他们打扫过了,他们只需要把住的地方分配一下,东西卸下来安放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