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之前李正他们使用的762高精狙使用的专用弹药就和一般的子弹很是不同,因为是狙击专用弹,制作工艺更为严格和精密,但和这次拿到的弹药一比,似乎又差了一个档次。
这新型的弹药简直是艺术品,弹身光可鉴人,通体一看就是纯度非常高的铜材制作,看看弹头和弹壳接缝处,平整圆润严丝合缝,弹头看起来有些说不出的奇怪,和自己以往用的高精狙在专用弹似乎有所不同,但又说不出哪不一样。
“老庄,这弹药看起来制作工艺更胜一筹呀,定制弹?”老瘫拿着一枚新型子弹,看了又看。
5号教官说:“你就只看出了工艺不同,再仔细看看,不然你这个北枪王的称号可不及格了。”
老瘫拿着子弹继续细细端详,又放在手里轻轻掂了掂,表情凝重起来。
“重量似乎有些不一样,还有这个弹头的规格似乎有些不同。”
5号教官笑道:“行,还算能看出来,这是改良型的船型弹头,还有里头的装药也是改良的,当然,子弹的口径和长度没有变化,工艺进步只是其中一项改进而已,重点是弹头和装药。”
“先试两枪再说。”老瘫笑道:“好不好用,效果说了算。”
然后转头对7名队员说。
“全部都有了,压5发,然后进入射击地线,先试试600米距离效果怎样,每人打5发,看看散布。”
李正赶紧将子弹压入弹匣,他非常小心地压,生怕划伤一点点弹体。
这子弹做得如同工艺品,根本不像军事装备,他都甚至有了舍不得用的感觉。
600米距离,李正在自己的靶位上调整了一下手轮,把瞄镜参数调整好。
靶子是10厘米圆形碟靶,有10个环数刻度线。
这种靶子是最典型的测试精度的靶子,看散布最直观。
狙击弹药首先讲究的就是散布,越小越好,越一致,说明子弹的制造工艺和公差越小,越精细。
对于这颗新型子弹,李正充满了期待。
新弹(下)
第一枪,李正感觉后坐力比以往略大一些,但他却心头一喜。
要知道,后坐力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装药、枪支缓冲设计甚至于是枪的导气模式等等。
如果一支枪在没有改变任何结构的情况下忽然后坐力增大,只能说是装药更猛了。
只是子弹里头能够填充装药的空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除非弹头设计上有改变导致在装药空间改变,否则装药不可能多装。
还有一点就是发射药的成分,这也是非常讲究技术的高端活儿,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增大的后坐力意味着子弹的威力增加的同时也并非都是优点,如果控制不好,同样会影响射击精度,比如李正第一枪就觉得后坐力相较于从前的弹药略有增加,这只能靠射手个人去适应,否则只能改动枪支,改枪不是小事,大规模配发的枪要做改进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军工部门是会骂娘的。
相互矛盾的关键点就在这里,也是需要做出取舍的地方。
不过一般的狙击手也许会对后坐力非常敏感,可作为军内顶尖的一群狙击手,只要一枪过后就知道这枪和弹的区别在哪,然后自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站在狙击手们的身后,老瘫看着手提电脑上的各靶单着点,有些失望地回头对5号教官和庄严说:“这第一枪,跟他们平时的准头比起来可不咋地。”
言下之意,还不如之前他们记录下来的成绩优秀。
同时,也是对新弹药的一种质疑。
“听枪声,装药好像更猛烈了。”
他问庄严:“弹头你动过了?”
庄严点头说道:“嗯,这是更接近于枣核型弹头的船型弹头了,我做了一些设计上的改进,对尾部的弧线进行了一些妥协,这样有利于弹道稳定性,又不至于过火,效果怎样得看看他们实际使用效果,我自己试过,感觉不错,有提升,不过对射手要求更高。弹药可不是我弄的,是老胡的秘方。”
老瘫心头一动,拿起一枚子弹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里头有点儿门道。
所谓的船型弹头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弹头形状,不少名枪和高精狙都使用船型弹头设计。
这种子弹的尾部成流线型,就是为了减少尾部涡流的影响。因为前面也说了,船只在水中航行的时候也会产生涡流,所以船尾都是做成有一定锥度的流线型的,船尾型子弹就是这个原理,一定的锥度,使弹尾的尾部在空气高速流过时,减少剧烈的空气倒流产生,不是说不形成尾部真空区,不管什么形状的子弹都会形成一个空气倒流真空区的,只是因为船尾型弹尾的一个锥度的缓冲,使空气倒流没那么剧烈,形成的真空区就没那么严重,所以产生的涡流阻力就会相对小很多。
船型弹头弹道稳定、存速高,精准度相对于传统弹头来讲也更高,这是它的优点。
而枣核型弹头就是所谓的对称弹头,顾名思义,就像个枣核,两头尖,中间粗。
因为子弹在空气中运动的阻力,由摩擦阻力,压差阻力组成。
压差阻力是由于子弹头部尾部的空气存在压力差造成的,之所以存在压力差就是因为子弹的尾巴因为附面层分离,出现了许多涡旋,这些涡旋使空气压力减小,从而造成压差阻力。
尾部涡旋占据的空间越大压差阻力就越大。如果是子弹完全做成两头对称的枣核型,那么确实是可以大大减小这部分阻力。
从理论上讲,越接近流线型的形状,附面层分离的越少,压差阻力越小。
但这样做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弹头在口径不变的情况下,做成枣核型或者水滴型,弹头等同增加了一截长度,那么子弹的体积不是相当于增加了。
增加了弹丸重量就会造成初速下降,弹道性能会变差,这个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弹头重量要保持不变,口径就必须要减小,整个枪械都都要重新设计。
而且形状加工上也必然要付出更多成本。
所以现实中就要做妥协。
因此,这仅仅是在理论上更优异的弹头,而现实中很难做到。
大多数现在军工单位目前应用的一个优化办法就是把子弹的尾部收窄,把子弹做成船形,有的还会在底部设置凹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压力较高的空气能及时补充到子弹底部,减少头尾的压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