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430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po1826.com

“臣以为,此事详情已明,舒良调兵围府,强闯行宫,固然不妥,但是一则有太上皇谕令负责外围护卫,二则有刘永诚潜藏威胁,虽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但舒公公行事确实不妥,理当惩处。”

“至于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未得朝廷命令,擅离职守,论罪当斩!”

“宣府总兵官陶瑾,提督大臣耿九畴,未察实情,亦当下旨斥责,请陛下明鉴。”

涉及到了天子和太上皇权力限度的问题,的确也不能在任由朝堂上争吵下去了,所以,王翺这个时候出面,恰如其分。

与此同时,他开口说话,也代表着内阁的最终态度。

殿中依旧沉默,大佬们没有人出言反对,底下的御史们,虽然不甘心,但是,也知道分寸,只得按下心中的不满,默默无言。

于是,朝堂之上的意见勉强形成统一,剩下的,便是天子的最终决断。

所有人都凝神屏息,望向了御座上的天子……

我不理解

朱祁钰坐在御座之上,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诚如内阁诸人所猜测的,这场朝会,就是给内阁的一颗试金石。

舒良他是必定要保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前世的金刀案,给了他太深刻的教训,自己手下得力的人,哪怕犯些忌讳,该保也是要保的。

何况,这件事情本就不难。

症结无非就在于太上皇不肯归京,此事需要有人来担责而已,既然如此,是舒良还是刘永诚,都无所谓。

朱祁镇在土木祭奠时的突然决定,的确有些让朱祁钰措手不及,但,正如他那一日跟吴太后所说的一样。

大势在我!

时至今日,他已经有了应对这些变故的足够的能力。

所以,反手一道太子出阁的奏本递上来,自然有人比他更着急,让朱祁镇回京。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舒良不必上殿,在后宫躲上两个月,一切自然风平浪静。

但是,从朝局考虑,他还是让舒良出面了。

倒不是说,要让他在群臣面前解释什么,而是,朱祁钰给内阁的这个考验,需要舒良帮忙。

刚刚的整场经过,朱祁钰都看在眼中。

对于内阁给出来的应对,他只能说……勉强及格!

尽管如今内阁的几个大臣,应该说已经尽了全力,给动用关系的动用关系,该亲自上阵的亲自上阵。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场质询之所以最后能轻拿轻放,最主要的,还是舒良自己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或者换个说法,舒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下了后路。

虽然说,没有内阁的活动,舒良可能连上殿自辩的机会都没有,这些清流科道根本就不会听一个“奸宦”的“狡辩”。

但是终归,现在的内阁,还无法完全承担起调和内外的责任。

什么时候,他们能够不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般的行动,能够不用舒良上殿,也能平息外朝的舆论,那么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内阁的职责。

不过,这中间牵扯到的因素过多,也不能全怪内阁,所以勉勉强强,朱祁钰便算他们过关。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子玉音垂下。

“舒良行为逾矩,言辞不当,罢去东厂提督之职,交内廷杖责二十,遣去坤宁宫侍奉,陶瑾,耿九畴二人,察查不实,上疏不谨,各罚俸三月,下不为例。”

虽然早就知道了结果,但是,天子对舒良的惩罚,也的确有点轻,底下群臣忍不住又掀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然而这个时候,天子的口气却轻微转冷,淡淡的道。

“至于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无旨擅离驻地,甚失朕望……”

“锦衣卫何在?”

于是,大殿外头,迅速涌进来一队十人左右的锦衣卫小队,为首者一身张扬的飞鱼袍,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亲至。

“即刻去诏狱当中,将刘永诚提到午门之外,杖毙!”

话音落下,殿中迅速静了下来。

一帮老大人们,尤其是那些御史言官,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预料到了,天子会对刘永诚重处,但是,却没想到,天子竟然一开口就是杖毙。

擅离职守,罪重至此吗?

要知道,在此之前,朝廷也经历过诸多风波,但是,始终没有人因罪被杀,至多不过是夺爵罢官,罚俸禁足而已。

这些御史们,虽然叫嚣着,要将舒良明正典刑。

但是事实上,他们也从未想过真正要舒良的命。

毕竟,那可是内臣当中有数的几个大珰,地位怎么说,也堪比外朝的部院大臣。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